2)706 乡音乡情_匠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动全班同学签名,寄给了镇长。对,我就是这样写的,‘镇长收’。信上我声情并茂,强烈要求这座桥能建起来,那样爸妈就能方便出镇买好吃的回来,我放假也可以出镇去玩了。”百里启笑着说,表情怀念。

  “不过现在……感觉有点不太一样了。”百里启很快就敛了笑容,说道。

  “嗯?”

  “……多少还是觉得,有点遗憾吧。”百里启安静了一会儿,声音里仿佛带着一些叹息。

  前方车辆稍微多了一点,百里启没再说话,专心开车,许问也没再说话,再次看向窗外。

  “虽然……但还是丑嘛。”荣显看着平镇,又看着窗外掠过的桥,小声嘀咕说。

  “我觉得给亭子装水电也不是好主意。”高小树冷不丁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荣显纳闷地看他,“一码归一码!”

  “差不多。”高小树闷声闷气地说。

  确实差不多。

  许问看了高小树一眼,在心里同意。在这方面,这孩子有着异样的敏锐。

  “先别说了,下车。”这时,百里启把车停在了桥头的停车场上,招呼他们道。

  这里也是个小码头,旁边停着船,一艘艘并排停放,正是荣显想坐的乌蓬船。

  平镇内部不许行车,连自行车都不行,所有的交通工具只有船。

  这里遍布水巷,支系遍及整座小镇,房屋建于河流之上,临于水畔,还有垂柳依依,石桥相连,无车马喧闹,环境非常幽雅。

  他们今天是来布展的,带了很多东西,装了三辆皮卡。这些东西当然不可能肩挑手扛抬进去——虽然在某些地方也不可避免,必须得用船送进去。

  百里启已经联系好了船只,比普通客船稍大,上面的篷子可以收起来。他们将用这些船把人和货物一起运起去。

  码头上有一些闲散的帮工,看见他们就围了上来,问要不要帮忙搬。

  百里启很快拒绝,工头正要继续劝,就看见几个年轻人从车上下来,拿出了扁担和绳子,极其熟练地把货物捆扎了起来。

  那手法,还有捆扎起来的形态,让帮工们全部看呆。

  “很牢靠啊。”一个帮工说道。

  “嘿嘿。”张毅笑了两声,拉长调子叫道,“起——”

  几个人一起使劲,没一会儿,所有的货物全部都被搬到了木船上。

  这种时候,就连许问也帮不上什么忙,顶多就是帮着打打下手。这方面,张毅他们才是专业的。

  很快,人和货都上了船,排成一条长龙行走在平镇的河道上。

  这些乌篷船都没有装电动马达,全靠人力用一根篙子撑动。船夫或者船娘将长长的竹篙探进河底,用力一撑,乌篷船就轻巧地游动起来,平静地行驶在水面上。

  河道并不算太宽阔,两边有许多垂柳与夹竹桃,伸长枝条向水面探出,木船行过时,青翠的树枝偶尔会拂在篷面或者货物上,发出刷刷的声音。

  河面果然离得很近,仿佛一伸手就能摸到。河里还有鱼,偶尔悠闲地从船畔掠过,并不怕人的样子。

  过了一会儿,船头的船娘突然唱起了歌来。

  嘹亮绵软的乡音如风一样,环绕在船与树之间,那一瞬间,浓郁的乡情无端升级,染透了船上的每一个人。

  许问眯起了眼睛,他发现这乡音竟然与班门江南方言有相似之处,他很轻易能够听懂。

  不经意间,他想起了小横村,想起了于水县,想起了那里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

  好久没回去,他竟然有些“思乡”了。

  他正回忆着,突然间,一阵喧闹声响了起来,有人正在激烈地争吵。

  许问抬头看向岸上,眉头马上就皱起来了。

  

  请收藏:https://m.lsd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