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7【王门心理学】_梦回大明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义都这样。

  王阳明其实在做同样的事情,悄悄篡改理学经义,但依旧挂着理学招牌,“心学”是徒子徒孙们公然喊出来的。

  王渊打算先跟着王阳明混,借王大爷的名气推销自己,然后将理学和心学打包一起篡改,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学说。

  嗯,心学和理学相融合,难道叫心理学?

  心理学大师王二,这个绰号还蛮不错。

  王渊喝了一口茶水,便翻开《礼记正义》苦读。

  宋灵儿抱怨道:“怎么又看书?没劲!”

  王渊兴奋地说:“我要努力考科举,尽早将自己的学说传播出去!当务之急,就是要通过道试。”

  ……

  道试比县试、府试正规得多。

  王渊和刘耀祖提前三天,在贵竹司领到空白试卷,并填写姓名、年龄、籍贯和祖宗三代。然后就可获得试卷结票,即准考证,考试那天凭准考证去领自己的试卷。

  正常情况下,所有州县的童生,都必须聚在一起考试。

  考生人数太多的省份,以县为单位分成数场进行,每场考试的题目都不相同,这样就能防止先考者泄题。而且考试顺序也有讲究,牛逼的州县先考,这种排列规矩被称为“县纲”。

  但贵州交通不便,席书为了照顾偏远地区,他主动前往各地分开监考,这样就免去童生们来往旅途之苦。

  寅时四刻,相当于凌晨五点,童生们就摸黑来到司学门口。

  这种折腾人的规矩,倒是便宜了小商贩,一个个挑着摊子来卖早餐。

  刘耀祖忐忑无比,啃着王渊买来的肉饼说:“我这次肯定不行了,昨晚才勉强把《礼记》第一篇背熟。”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肯定可以的。”王渊笑道。

  两人说笑之间,一帮穷酸负手而来,直接走进司学大门。

  为首者叫张邦臣,贵州宣慰司学教授。“教授”是官名,相当于省级公立学校的校长兼教导主任。

  如果王渊能够考上生员,今后肯定要进司学,在咱们这位张教授手下读书。

  在古代,不论哪级官学的老师,一个个全都是穷逼。

  对读书人而言,穷可自然演化为清高,这些老师们就很清高。管你多大的官,你的命令正确我就听,但别想我给你好脸色,便是大明首辅来了照样摆架子。

  为啥?

  因为老师们无法升官,而且还穷得叮当响,也就没必要再巴结谁。顶撞了上官无所谓,一个破教职而已,谁爱当谁当,你牛逼就撤我职啊,更何况地方官没权力解聘老师。

  综合以上因素,便是堂堂的一省布政使,见到官学教授也得以礼相待——跟一个穷酸计较什么?好处全无,还落得坏名声。

  张邦臣是贡生出身,而且是岁贡。

  即秀才考了几十年还没中举,由地方推荐去国子监读书,接着便等待朝廷分配工作,而且一般分配到各地当老师。

  

  请收藏:https://m.lsd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