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4【老杨好难啊】_梦回大明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传家宝了!

  官府说,不是咱不卖盐,是产盐量不够,你回家慢慢等着吧。

  而一旦放开余盐私卖,内商散户就能第一时间,冲到盐场直接跟灶户交易,还等得了你囤户官商勾结压价?

  囤户看似屯的是盐引,但核心手段是控制官府的食盐出货量,利用时间差造成边商和内商的资金链紧张。只要开放余盐私卖,囤户无法控制出货量,边商和散户内商就瞬间解放出来了。

  王渊的这个改革方案,灶户、边商、散户内商,全都是获益者,而且他们的数量最庞大。至于利益受损者,则是少数囤户内商、盐运司官员,以及背后的权贵。

  甚至不需要朝廷监督,只要颁布新政,无数散户内商就自发冲锋陷阵了。

  囤户再是资本大鳄,也不可能无限期囤积居奇,被无数散户内商那么一冲击,他们也得慢慢回归市场本身。

  这个道理,很多官员仔细琢磨,也慢慢给搞懂了。

  正在翰林院任职的张璁,拍着桌子大笑:“王尚书真奇人也,看似解不开的盐政死结,只这余盐私卖,便如抽丝剥茧般给理顺。”

  历史上,整个大明就没人想到此法吗?

  有人!

  隆庆朝的李学诗就曾提出过,但他提出这个建议时,只是一方小小的御史,谁听他的啊?(注:此李学诗,并非嘉靖朝那个,而是隆庆、万历朝那个。)

  ……

  杨宅。

  给事中蔡经、御史高世魁,带着一大帮科道言官,堵在杨廷和家的大门口。

  王渊的《请改盐法疏》呈上之后,内阁一直不批复,甚至不拿到朝堂讨论。大量科道言官,在得知其中利弊以后,也纷纷上疏请改盐法。

  言官可不止喷人获得政绩,他们也有议事之权。只要他们有上疏举动,又能成功改革盐政,那他们就可以获得奏事政绩。

  既有政绩,又能得名,何乐而不为呢?

  可惜皇帝不上朝,御史的奏疏被内阁拦下,给事中的奏疏被司礼监拦下,言官们纯粹抛媚眼给瞎子看。

  言官们急了,私下埋怨杨廷和、张永联手阻隔言路。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内阁还在那里装死,杨廷和根本就不敢改革。那么,言官们就只能堵门了,聚集二三十个给事中、御史堵在杨家大门口。

  他们来得还很早,半夜宵禁解除便至,杨廷和出门上班正好撞个正着。

  “杨阁老,请以朝廷社稷为重!”蔡经拱手拜倒。

  “杨阁老,请以朝廷社稷为重!”二三十个言官齐呼。

  杨廷和被气得脑袋冒烟,以为这些言官,都是王渊派来的。他按下怒火,和颜悦色道:“诸位请回,盐法改制大事,不容有丝毫疏漏,内阁正在详细商讨之中。”

  一个字,拖!

  内阁不是不改革,是正在讨论改革细节,至于讨论到猴年马月就不知道了。

  御史高世魁问:“那我等奏

  请收藏:https://m.lsd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