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一梦南柯事事非_禁止入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担心换鞋的话”林暮生给二号行动最终定调“那就天天上钉子。”

  “勤能补拙嘛!”白虎不合时宜地补充。

  “哦”林暮生对武玄达关于“永恒维新委员会”的报告不以为意“一个暗杀机构,早留档了,借刀杀人倒也未尝不可。”

  7.23,6:00,彭友彩像往常一般醒来。人至中年仍保持着良好体态的他,在洗漱台前瞥见了自己头上几缕白发,“健康生活也不能阻止人变老啊。”

  每天早晨,这位“咫阜先进企业家”都要在自家的健身房中有氧运动半个小时,下午还有力量训练。诚然,健身可以保持彭友彩的身形不随时间走样,但却不能逆转,已被二十多年安逸承平消磨殆尽的少年心境。

  “你就只能做一个小企业家!”这是柳氏兄弟当年对他的评价。

  二十六年前,还是汽修厂学徒工的彭友彩,在麦芽酒馆结识了创业失意的柳鸣汉、柳鸣魏兄弟。

  “多个朋友多条路,别看呐,咱今天都是烂命一条,拧成一股,也没人敢把棍子砸到我们头上!”烂醉的柳氏兄弟在酒吧里大放阙词。

  稀里糊涂间,酒吧里二三十岁或醉或醒的不良人,便开始称兄道弟、互倾苦水,深感前途无望的彭友彩也莫名其妙成为了推杯换盏的不良人之一。

  酒馆的不良人如流水般来去,毕竟多数人还是要为了生活打拼。但靠着挥霍着早年创业的积蓄,柳氏兄弟却一时间成为了麦芽酒馆雷打不动的常客,“早晨一杯啤,三餐白米饭,胡侃一整天”就是兄弟俩最好的写照。

  二十六年前,崎州国还是一副帝国炸裂之后的衰样,哪怕是首都咫阜,也是地痞流氓横行无忌。

  即便是流水般的酒客,时间长了也能在柳氏兄弟身边聚起一帮闲人,“喝了我们这杯酒,大家就都是兄弟了!”

  人多了,就不免会有人动歪脑筋。“咱仗着人多势众,去收保护费如何!”,动歪脑筋的多了,也不免会有哪个愣头青口无遮拦。

  无赖当道、警匪难分的时代,连“勒索”都有了“收保护费”这样浪漫的替代词。

  若是当流氓、混帮派,能吃饱肚子,如此做的人自然多了。

  彭友彩随柳氏兄弟的起家,不得不说也是先乘了那个无道时代的风。

  二十年前,柳氏兄弟乘张光熙的飓风一跃而起成为掌控咫阜地下的帮派老大,在现在看来,也是时势造英雄。

  从汽修厂学徒到黑道大哥,再到被僚佐洗白成企业家,彭友彩觉得自己这一路只有“神奇”一词足以形容了。他在跑步机上走马观花一般回顾了自己这26年来的种种,“是时候退隐了。”

  为了这个退隐的想法,他早已将妻儿人不知鬼不觉转移到了笠州乡下——至今他肯定咫阜了解他的人都还认为他的一家老小都住在咫阜。

  请收藏:https://m.lsd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