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4章 盐场_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个项目,没得说,自然是盐场。

  这也是最简单,最触手可及,最不能不做的项目,因为琼州靠海,条件实在是太过得天独厚。

  可话又说回来,盐场也不是说建就建的,想要建盐场,也需要材料。

  所以虽说第一个项目是盐场,实际上却要先弄水泥厂,不然盐池就蓄不住水,没法发挥功效。

  而要做水泥,又少不得要烧砖,因为建水泥窑需要砖。

  此外,水泥要磨,要想有足够的强度,又需要添加矿石矿渣之类的材料,这样就显得颇为麻烦。

  基本上等于把骊山那边开始的过程重走一遍。

  但这又是没办法的事情。

  因为不论水泥还是砖块,都是最基础的工业建筑原料,没有不行。

  哪怕是不搞盐场,这些东西该弄还是要弄。

  好久好在时至今日,这些事情已经不用他亲自带头亲自盯着了,可以帮忙看着的有的是。

  是以指定地点稍作指示后,水泥厂砖瓦厂的事情就没怎么理会了,转而开始挖盐池。

  盐池的作用是纳入并存储海水,同时通过风吹日晒,对池中海水进行浓缩。

  也因此,选址有讲究,既不能离海太远,又不能离海太近。

  离海太远不方便纳潮,离海太近容易在涨潮是被淹。

  等位置选好,便是挖掘了。

  干净利落,直接上挖掘机。

  这一挖就是好几天,一亩一个的大盐池,一个接一个,蔚为壮观。

  盐池之外,离海比较近的地方,又开沟,把海水引进来。

  等这些工作都完成,水泥也出来了,便开始浇筑,为此,还特意命人拉来了大量本地黑卵石。

  因为黑色吸热,能把几乎所有可见光都吸收转化为热量,这样便可有效加快水分蒸发,提高海水浓缩及晒盐效率。

  “难怪天热的时候头容易晒得发烫,原来是这个道理,不过话又说回来,贤弟这盐场是否有些太大了?”

  房玄龄等人一开始也不懂,就是纯粹看热闹,毕竟这种晒盐法还是很新鲜的,因为在此之前,都是煮盐,煎盐,有个很别致的说法,叫做熬波。

  听陈远一解释,终于懂了,就是这盐场的规模,还是感觉有些震惊。

  因为太大了。

  一亩一口的盐池,一个接一个,足足二十个,看着都惊人。

  陈远却一点感觉都没有,闻言笑道:“不算大啊,我家乡的盐场,那都是以万亩计的,咱们现在这点,小场面,都不好意思叫做盐场。”

  其实也没那么小,毕竟盐池只是盐场的一部分,其功能是纳水浓缩,盐场除了盐池之外,还有盐田,那才是真正产盐的地方,面积相比盐池也要大上许多。

  只不过眼下还没开始弄。

  永嘉也是头一次看到晒盐,听完兴致勃勃问道:“那咱们这个盐场产量怎么样呢?一年下来应该也不少出盐吧?”

  “是呢陈大哥,快说说

  请收藏:https://m.lsd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