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5章 能者多劳_大唐第一闲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萧珪真是乐了,“再说一遍,我不是什么人才,你看走眼了!”

  “这可真是奇事一桩了!”王忠嗣哈哈的大笑了几声,说道:“我大唐有数之不尽的才子文人,每天都在沤心沥血的写诗作赋,常年奔波的忙于投放行卷以作干谒,盼的就是能够博得权贵的欣赏与青睐,从而获得举荐与提拔,最终博得一官半职步入仕途。萧先生倒好,明明官职唾手可得,却一力的往外推辞。倘若被那些忙于干谒的士子们知道了,他们非得活活气死不可!”

  “我只能说,人各有志。”萧珪淡然一笑,说道,“这就好比,你拿一块肥嫩的好肉去喂一只羊,它一定敬而远之。”

  “有道理。”王忠嗣微笑点头,“其实王某也认为,出仕为官并非是读书人的唯一出路。但现状却是,如今万千读书人都只想挤上官场这一条独木桥。如果人人都能像萧先生这样的豁达与理智,我大唐的各行各业都将涌现出无数的人才。如此一来,天下或将变得美好许多。”

  萧珪不由得眼睛一亮,心想在如今这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时代里,王忠嗣的思想还真算是开明和超前了。

  “但是王某根本不可能去说服,天下所有的读书人。”王忠嗣笑了一笑,说道,“并且目前的现状也是,我大唐的士人要么为官要么为吏,再不然就去教书。除此之外,好像也没有其他的出路了。”

  “你说得没错。毕竟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会像我一样自甘堕落,愿意主动沦为一介商旅之徒。”萧珪说道:“所谓学得文武才,贷与帝王家。只要士农工商的隔阂一日还在,读书人的出路就只有那区区几条。你不是仅凭一两代人的努力,就能解决的问题。我估计再等个几百上千年,学而优则仕,也仍将是读书人的普遍理想与人生追求。千军万马共挤一条独木桥的现状,也会一直维持。”

  “有道理。”王忠嗣顿时扬了扬眉梢,说道:“萧先生的眼界与心胸,果然超乎常人。王某佩服!”

  萧珪呵呵直笑,笑而不语。心想你这个马屁拍得还算不错,我就勉强接受了。毕竟我的脑子里面有着二十一世界的思想,超越了这个时代一千多年!

  “对了。”王忠嗣仿佛想起了什么事来,连忙去翻自己的随身书袋,从里面拿出一封信来递给萧珪,说道:“这是我的部曲从洛阳,给我写来的一封信。萧先生不妨看一看。”

  “这应该算是家信了。”萧珪问道,“为何要给我看,这方便么?”

  “方便。”王忠嗣说道,“萧先生看一下吧,你或许会感兴趣的。”

  “好。”

  萧珪拿来看了一眼,确实觉得有些奇怪。

  信中说,出面弹劾王忠嗣的监察御史贺兰进明,刚刚升了官做了侍御史。一直与之角逐竞争

  请收藏:https://m.lsd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