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1章齐聚南直_崇祯十七年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天子的老师,必然亲尽全力教授天子帝王权术,将天子培养成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帝党在唐鲁失败之后,也会将希望寄托在天子身上。

  王彦可以想象,他的后半生,肯定会麻烦无穷,他更希望皇帝是个阿斗式的人物,而不想他是一个有建树的帝王。

  然而就在王彦犹豫不绝之时,李元胤派人送来了金声桓挥师东进,欲与鲁王联合,共取南京的消息。

  虽然王彦在南京已经做了不少布置,可是听到这个消息,他还是十分震惊和恼怒。

  他给金声桓开出的条件,可以说十分优厚,他本以为金声桓能认清局势,来南昌向他认错,可是不想这厮居然还想着抗衡,还要谋取南京。

  这让王彦杀心顿起,一定要除掉金声桓此人。

  王彦自觉他慈眉善目的,很有亲和之力,但是却不知道,他这些年来毒计用多了,形象早就变了,下面的人其实都很怕他,金声桓怎么敢相信王彦的话。

  金声桓扑向南京,如果他真与鲁王合奏,你鲁王的四万人,加两人水师,再加金声桓的三万人,围困南京的人马将接连十万人。

  如果郑成功也赶来的话,南京的情况就不太乐观了。

  王彦得到消息,知道不能久留江西,于是只能与堵胤锡妥协,答应了他的条件,但是他也提出要给天子多找几名老师,每人只能教授天子一天时间,几位老师轮流来。

  堵胤锡对此没有异议,答应了王彦的条件,王彦留刘体纯领五千人马留在南昌,随即裹挟着堵胤锡等一众江西官员和将领,一起向南京进发。

  王彦令骑兵先行,几乎就在金声桓过大胜关一日后,王士琇领着三万骑兵,杀奔到大胜关下。

  大胜关是南京西面重要的关隘,金声桓过关之后,为了防止王彦追击,留部将金可义领五千人马防守大胜关,可是金可义还没来得及,整顿关防,漫山遍野的骑兵,就已经到了关前。

  面对三万骑兵,关键是王彦控制了江西,武卫军的家眷和资产都在江西,武卫军内部早就人心惶惶,王士琇一招降,关内一个同知,三个千户就表示愿意归降。

  王士琇都未攻打,关内便发生内乱,归正的武卫军杀死了金声桓的族叔金可义,还有其他几名金声桓的心腹军官,火并一场之后,便开关投降。

  火炬照得通明的门洞内,骑兵不断的从里面通过,马军磨剑四年,迎来的第一战,不是对抗满清和金国,却是要打一场大内战。

  王士琇看着马军不断通过,他听了赵慎宽的话,抬头看了下天色,“大军从南昌奔驰到此,一路未曾怎么歇息,况且已是半夜,三万大军行动不便,今夜就在此地休息!”

  “遵命!末将这就去安排!”赵慎宽当即抱拳道。

  说完他一拉马缰,就准备离开,可王士琇犹豫了一下,又道:“等下,金声桓到了南京,城内守军见叛军人数增加,怕是会人心惶惶。你叫上谭泰,领三千骑兵先行,寻机会弄出点动静来,让高都督知道我们来了!”

  如果此事派兵连夜突袭,或许能打金声桓一个错手不急,可要是等到天明,从大胜关逃出的步卒,或许就能将消息传递给金声桓,那骑兵就不容易突袭了。

  王士琇自然知道这一点,不过他并不打算突袭,在他看来,这次叛乱除掉金声桓几人就好了,至于武卫军的士卒,只是当兵吃粮,哪里管什么唐王、楚王,他觉得大可招降,没必要杀光。

  江东桥,金声桓的大营,众将一阵沉默。

  金声桓拒绝了王彦的条件,他就算后悔也已经来不及,如果说王彦之前真想给他一条生路,爱惜他是个帅才,那么当他转向进军南京,便彻底激怒了王彦,非要弄死他不可了。

  唐王被锦衣卫抓获,鲁王又准备撤军,帐中的将领都后悔没有支持李元胤的意见,走到了现在这样的境地。

  金声桓阴沉着脸,沉默了一阵,知道要是没个决策出来,武卫军就散了,他见众人都不说话,显然有气,他沉默半响之后,终于开口说道:“备马,本镇连夜去拜见鲁王殿下!”

  请收藏:https://m.lsd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