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6章困守宣化_崇祯十七年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淮河一线,淮安的明军趁着马光辉向徐州收缩之际,沿着运河追击,连下泗阳、宿迁、邳州等地,兵临徐州东南部。

  合肥的明军也顺势北上,光复凤阳府全境,向北夺下重镇亳州,逼近河南归德府,向东北拿下宿州,兵临徐州西南部,与淮安明军对徐州形成夹击之势。

  此外明军东海水师沿海而进,攻下了海州,威胁山东。

  马光辉再次躲入徐州重镇,清军在徐州一线的五万人马,多尔衮根本不敢调动。

  在河南方面,明朝趁着进攻南阳的清军北撤之际,明军不仅光复南阳全境,还乘势拿下了汝宁府和汝州,兵压少室山、伊水河一线,随时可以攻击洛阳、开封等地。

  可以说,明军已经进入了北伐的预定位置,只差准备妥当,便要开启中原大战。

  多尔衮虽然否定了顺治求和的意见,可他还是派人南下,想要拖延时间,不过使者没走到南京,就被明军羞辱一番,赶了回来。

  面对明军的施压,多尔衮在河南抽调八万人马平叛的计划,也随之落空,最后只调了孔有德、瓦克达领六万兵马渡过黄河。孔有德领兵三万由怀庆府,攻打王屋山之东的碗口关、天井关取晋城,瓦克达令三万人,出彰德府,攻打玉峡关、壶关一线,取潞安府,从晋东南杀入山西。

  尚可喜与从北京星夜南下的安郡王岳乐,领十万人马驻守洛阳、开封一线,防备明军北进。

  山西全境皆反,可是因为明军的牵制,多尔衮能投入平叛的人马却十分有限,远远不到能平定姜襄的数目。

  宣化城,从姜襄反叛,到宣化被围已经有一个多月。

  虽说宣化的坚守,使得姜有光不敢贸然越过长城,为多尔衮排兵布阵争取了时间,可是这么长时间,援兵还没过来,城破后遭遇屠城的压力却像一块巨石,沉甸甸的压在郝效忠和范永斗的心头。

  郝效忠是辽东人,因为这层关系,他跟随左梦庚降清之后,很快就得到了满清的重用。

  城头上,郝效忠目光忧郁的凝视着远处叛军的大营,姜有光几次攻打宣化失利,却没有善罢甘休,他直接将大营扎在宣化城外,显然不肯放弃宣化。

  郝效忠自然知道,姜有光死磕宣化的目的,不拿下宣化这个钉子,他就不敢越过长城,威胁北京,此外拿下宣化,大同东面就有了屏障,就算大同叛军进展不顺利,他们还能利用宣化抵抗朝廷大军,保卫姜襄的老巢大同府。

  除了这些之外,宣化城中的财富,也是姜有光必得宣化的原因。

  姜襄以大同一府反清,兵少地穷,虽说应者云集,叛军很快就控制了整个山西,但姜襄想做这个盟主,就必须要有钱粮,没有钱粮,山西蜂拥而起的义军,凭什么听姜襄的呢?

  大清入关之后,为了对曾经支持他们的晋商

  请收藏:https://m.lsd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