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04章政务官和事务官_崇祯十七年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科举制度本身而言,是中国发明最伟大的一项选官制度,是社会阶层流动的一个阶梯。

  它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影响深远,可同时他也存在许多问题。

  单就制度而言,他已经十分优秀,在同时代找不出比他更好的,找不到可以替代他的制度,但他并不完美,因为任何制度和规定,都是聪明人和统治者,来限制普通人,维护他们利益的。

  科举也是如此,考试选官的方式,并没有错,但是考试的内容,以及考什么,却掌握在统治者手中。

  如果皇帝开明与士人共治,那考试的内容也就相对灵活,但是如果遇见独裁君主,只是为家天下,那考试的内容自然也会有所限制,考试的内容会过分的去强调对君王的忠诚,限制考试内容,僵化人的思想。

  王彦的位置现在有些尴尬,上不上,下不下,他肯定是不能再去为皇帝选官,去强调对皇帝的忠诚,所以原来的八股废掉,原来考试内容只限于部分儒家经典,重孔轻孟,现在重视孟子,加入杂学。

  这些都是为了冲淡忠君的思想,让人们也读一读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及推广心学。

  这都是在为王彦眼下的行为和所处的位置,来找合法性,王彦不希望背上骂名。

  当然他这样做或许也是徒劳的,但人哪能看到以后,不管后世怎么说,他该做的还是要做的。

  不过明朝向来家国不分,一味的去打压忠君,同时也就不可避免伤害了整个大明朝的凝聚力。

  原来所有人都有一个效忠的对象,现在突然没了,被压制了,那该效忠谁?

  现实是很残酷的,人就是生而不平等,一百个人里面,总会有聪明的,有笨的,而且笨的还占了大多数。这还只是资质上的不平等,还有家庭的不平等,身份的不平等。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还是需要一个皇帝,这让他们的内心感到安稳,也是天下凝聚力的所在,如归冒然摧毁,那就只能形成思想上的混乱,让大多数人失去归属感。

  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历史上又是如何解决呢?

  大多数王朝最后都是用效忠于本民族,效忠于国家,用一种想象共同体,来代替国王或者教会,完成了这个转变。

  此时的明朝也正处于这种思想转变的时刻,王彦对于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便十分推崇,正用忠于大明,忠于天下来取代忠于皇帝一家。

  这种思想上的改变,特别是心学和孟子学说的兴盛,让部分人开始质疑皇权,但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效应,他们也会质疑王彦,质疑楚王这个监国。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既然君都轻了,那王彦这个监国,也重不到哪里去,甚至有人还研究起了墨子。

  这就让统治者,感到恐惧了

  请收藏:https://m.lsd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