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0章八十日戴发效忠_崇祯十七年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速死!”

  吴志葵大泣拜朝。

  博洛见城中拒绝招降,随发兵攻打,他认为刘良佐曾任大明伯爵,手握重兵,却连一个小小的江阴城都打不下来,于是便打了他一顿板子。

  刘良佐惭恨不已,随督促部下拼命攻城,而这时攻打的清军,已经达到二十四万之众。

  陈、阎二公,与乡民义勇扼守危城,逐渐不支,随派遣徽商程璧等人,先后出城,联络各地义师来援。

  江天一遁出群山来援,为清将卜从善伏击,败回山中。

  陈子龙、吴易领战船来援,为清将李成栋所阻拦,大战一日,部将于世忠受重创,吴毅山断三指,依然不能破敌,随退回太湖。

  东海之上,有海寇顾三麻子,因敬慕阎应元的为人,率舟师来援,苦战三日后失败,扬帆远去。

  此外,义阳王来援,败于砂山。

  秀才金矿会集精勇四百余人来援,被刘良佐以铁骑三千截在周庄左右,全军俱没。

  九月底,各路援军尽数失败,而清军攻势日急。

  十月初,清军集中火炮轰击城东北角,城墙坍塌,清军蜂蛹而上,江阴失守。

  清军拥入城中,陈、阎二公犹组织义民巷战,陈公閤门投水死,阎公负伤后投湖,被清军从水中拖出,不屈而死。

  城中阎公死后,家丁犹存十余人,皆因不降而被杀,义民陆正先也一同殉难。

  江阴县衙,男女大小共四十三人举火**而死,训导冯厚敦自缢于明伦堂,妻与姊投井死。

  中书戚勋、诸生许用举家**而死。

  诸生许王家,被清军拘押时,清兵劝曰:‘君故明一诸生,未食天碌,何以身殉?’王家曰:‘君臣之义,岂论仕与不仕?公等复言。’

  书生笪某,被清军抓获之后,刑前叹曰:‘我一介小人,今日得之士大夫之烈,为忠义而死,死之犹生也。’临刑神色不变,慷慨赴死。

  此外有谭姓者杀三人,**死。

  有兄弟二人持枪隐藏于街角,相对而对立;清兵不知直入,兄刺仆之,弟拽去,后兵继至,复如前法,凡杀十六人。适一兵继进,望见前兵被杀,慌忙退出,复引十余人并进,遂擒兄弟二人,被执杀之。

  有少年五百人相谓曰:“总是一死!”同清军搏战于安利桥,杀伤甚众,力尽而败;河长三十余丈,积尸与桥齐。

  十月五日,清寇开始屠城,百姓或力战到底,或坦然就义,都以先死为幸,妇女多贞烈,投河而死。

  时男女死者井中处处填满,家家皆无虚井,孙郎中池及泮池叠尸数层,江阴义民无一人顺从,尽数死节。

  正是:“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

  清军屠城两日后“出榜安民”,城内百姓仅剩“大小五十三人”而已。

  江阴义民为保祖宗衣冠,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顶住了二十余万清军的围攻,城破后,还拼死巷战,竟无一人降者,何其壮哉!何其悲哉!倘若南京之臣公如是,则江南何至于拱手献人耶?

  如今江南为北虏荡平,清军少了牵制,浙东之鲁王,福建之朝廷,何以应对耶?

  .m.

  请收藏:https://m.lsd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