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4章江南大起义_崇祯十七年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大将的敕书一道,让戴之俊带回松江,交给吴胜兆,以定其心。

  另外,双方又约定时间,在八月十五日,舟山官军将进抵吴淞,与吴胜兆、陈子龙内外配合,共襄复明大业。

  浙东之败后,鲁王势力严重受损,但一直却未停止复明斗争,在戴之俊离开舟山之后,宁波的复明势力,也来到舟山,一股汹涌的洪流,正在江南之地悄悄酝酿。

  复明势力在江南的秘密串联,很快也引起了粘杆处的警觉,不觉间就加强了各地的巡查,清兵的搜查日渐严密,复明势力之间消息的传送,以及组织百姓反清,都变得困难起来。

  八月七日,反清志士谢尧文行事不密,被粘杆处抓获,抄出文书、名单、信件二十多封,牵连崇祯三年应天解元殷之辂,举人顾咸正,候岐曾,张宽等三十四名士人,他们被清廷不分首从一律斩杀。

  江南各府,清兵的巡视都有加强,城内一队队的清兵、衙役在街上巡视,使得城中布满了紧张的气氛。

  时间到了八月十四日,临近中秋,紧张的气氛有所缓解,街上出现了一些置办节日物品的士绅百姓。

  江南一代的糕点十分有名,中秋作为重要的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吃上一个月饼,在城中的商铺里,不少人已经购买了准备过节的月饼。

  这时一队清兵,也巡逻到店铺前,那店主立马出来,陪笑着为每名清兵送上一盒,那队清兵才笑呵呵的转身离开。

  宁波城内,王家勤从街上回来,便回到书房之中,然后关好门窗,将从店铺里买回来的月饼拿了出来,他轻轻掰开,便见月饼中间漏出一张小白绢帛。

  他心里立马一动,展开来看,便见上面用蝇头小楷写着:“八月十五。”

  王家勤眉头微微一挑,就已经明白,在元朝末年,中秋团圆之际,刘伯温通过月饼向广大农民传递杀鞑子的信息,于是爆发规模浩大的反元起义。

  八月十五杀鞑子,或者月圆杀鞑,已经成为民间流传的一个故事。

  最近风声甚紧,王家勤根本无法与华夏等人联络,他看到“八月十五”几个字,就以经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这是华夏在向城内的复明人士传递讯息,当然肯定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拿到含有字条的月饼,只有核心人员,才能够得到。

  王家勤将字条看完,又塞入月饼之中,然后再次包好,便叫来可靠的下人,又挑选了几样东西,再加上那月饼,让下人一并送到城外王氏族长手中。

  八月十五,月明星稀,宁波城门早以关闭,但城外却慢慢聚集了近万名拿着锄头、扁担的百姓,城门处的守军只见城下黑压压的一片,来不及向知县禀报,便见县衙方向燃起冲天大火,整个城池内外,立马一阵大哗。

  与此同时,在松江城内,吴胜兆借着八月十五的机会,邀请清廷海防同知扬之易,推官方重朗,来到提督署内赏月,到二更时分,吴胜兆一声喝令,其副将李魁立即率领官兵一拥而上,当场将扬、方二人砍死,下令文武官员割辫反清。

  三日后,江宁城总督署内,洪承畴正在处理文案,调拨粮草物资,用来支持谭泰领兵进军江西。

  侯方域手中拿着几份奏报,来到洪承畴的公务房外,他微微停顿了一下,然后却故作慌张的一边大喊道:“总督,大事不妙了~大事不妙了~”,一边急步跑进公务房里。

  房间里,洪承畴与一众幕属见此不禁纷纷向他看来,洪承畴约带责备道:“何事这么慌张?”

  侯方域显得惊魂未定的说道:“总督,吴胜兆叛乱,与陈子龙合击苏州,舟山明军水师进抵吴淞一线,此外浙东一地,宁波、台州、金华等十余州县,同时发生叛乱。吴东之地,不为大清所有矣~”

  (感谢vimpire的月票,感谢悦冻窝芯的打赏,推书《妖玥珠》)

  .m.

  请收藏:https://m.lsd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