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8章接见士绅_崇祯十七年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显谋为郑成功内应,举家被清朝提督赵国祚所杀。

  郭必昌显然不是特例,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自然是东林矩子钱某人,世人多知其“水太凉,不能下”的名言,但观其之后的举动,不仅数次以银钱支持抗清,甚至秘密谋划了会师长江的大计划,读其之后的诗词,对这个复杂的人,着实很难恨起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投清又反清,一波接一波的觉醒,实力始终无法统一的乱向,终归还是思想上的混乱。

  那么明清之际是否有一种思想能够救大明,有,可惜晚了几十年,那就是顾炎武的“亡国与亡天下奚辨?”

  其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在顾炎武眼中,满清入中原,种种暴行,就是亡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在今日看来,很好理解,但在明清之际,大多数人却并没有意识道,百姓种地纳粮,就算是许多士绅,也只将满清看做异姓改号,明朝完全没有将士绅、百姓完全发动起来。

  许多士绅投了清廷,才发现上当受骗,而八闽之地被骗的最惨的,无疑是海上霸王郑芝龙,他权倾朝野的大明太师不当,去相信清廷的鬼话,不仅把郑氏多年的基业一手葬送,自身也被软禁在北京,成为阶下之囚,连带着跟随郑氏的诸多闽地大族也吃了大苦头。

  试想一下,郑芝龙已经投清的情况下,清军将领依然因为贪图郑氏的财富,攻下了郑氏的老巢安平,连郑成功母亲都被侮辱,何况他们这些普通的闽地大族,清军自然少不了一番盘剥。

  这次泉州清兵作乱,他们虽然没丢掉性命,但也损失了不少钱财,最主要的情况是全部吓得不轻,心中在也没有安全之感。

  郑成功上一次突袭泉州的时候,郭必昌并不在城中,这时他不得不诚恳地对王彦和郑成功行理道:“老朽郭必昌,是晋江郭氏家主,这些也都是泉州本地的大族,今日我们过来,首先就是代表泉州百姓和大族,感谢我大明将士,能够光复泉州。感谢楚国公和国姓爷率领军队救我们于水火。我们无以为报,请楚国公,国姓爷受我们一礼!”\u000b所谓士绅,首先得是士,向郭必昌就是天启进士,在场的也多是举人,他们齐齐再次长揖一礼,向王、郑行大礼致谢,王彦摆摆手,对众人道:“抗击清兵,恢复旧土,保护大明子民,这是官军的本份,各位不必多礼!”

  郑成功亦道:“八闽有今日之祸,为北虏污秽,过错在我郑氏未能捍卫八闽,今成功俸天子之令,提督福建军务,定将北虏驱除八闽,保士绅百姓太平

  请收藏:https://m.lsd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