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0章皇帝遗命下_崇祯十七年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破例,那就没必要抱着祖制不放,而隆武自己不封,说让他登基后再封,便是给他施恩两将的机会。

  试想经历了江南之败后,朝廷必然动荡,而他新帝继统,也正是人心不稳之时,此时若是能拉拢金声桓、郑成功两人用心辅佐,他的皇位就能大大稳固。

  金声桓同样也是一振,他没想到吃了败仗也能封王,但他仔细一想,却也明白封这个王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保证唐王能够登基,皇帝这是给他画个饼,让他支持唐王。

  不过不管怎么说,能够封王,这也皇帝对他的恩宠和厚爱,金声桓虽有野心,但他能够封王,已经是他目前野心的极限。

  遇上这样的君王,怎叫他不感激涕冷,当即连连叩拜。

  其实除此之外,隆武还有一层用意,就是希望通过封王,使得王彦的爵位不那么值钱,靠着提升两人的地位,以便能够遏制王彦。

  隆武又让金声桓退到一边,唤万元吉进前吩咐道:“兵事有成功、虎臣,内事就托付卿与观生,朕崩之后,卿等务必用心辅佐,不得怠慢,以图再战。”

  万元吉泣拜,隆武接着又对堂内众多官员说道:“卿等,朕不能一一嘱咐,愿皆用命,各安本职。”

  语毕,隆武双目空洞,不在说话,呆呆的望着屋顶,似乎该交代的已经交代完了。

  可是皇帝从始至终却都没有提过王彦,无论是唐王还是万元吉等人心中都是一阵疑惑,王彦如今掌握明朝一半以上的兵力,坐拥数省之地,这么重要的人物,皇帝为何不提,就似乎王彦一点也不重要一样。

  “陛下,那衡阳藩呢?”万元吉提醒道。

  隆武脸上露出难言之色,对于王彦隆武的感情是复杂的。

  当初从杭州南逃的路上,王彦救他一命,此后于温州拥他监国,两人君臣对谈,王彦谏言四策,他都一一采纳。

  那时隆武以王彦为心腹之臣,无话不谈,惺惺相惜,有着共同的报复和理想,关系亦君亦友,君臣两人联合与郑芝龙斗法,商议朝廷大事,策划如何打破困境,挡住建夷的进攻,堪称君臣典范。

  可是随着明朝局势的好转,君臣两人却渐行渐远,两人起初是求存,可在生存的威胁逐渐解除后,两人政治上的分歧,便凸显出来。

  可共患难,不能共富贵,这就是人性使然吧。

  隆武在弥留之际,想起这段曾经的君臣之义,才觉得一阵惋惜,但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而且他并不觉的他有什么过错,帝王之家本就无情,天真当不好皇帝。

  隆武扭头过来,看着万元吉道:“朕已经留了一封书信给衡阳藩。朕崩之后,怎么处理与衡阳藩的关系,只能靠卿等自己。”

  皇帝留的是书信,而不是旨意,万元吉有些明白,皇帝为什么不谈衡阳藩了。因为皇帝已经谈不动衡阳藩,衡阳藩要是与朝廷为敌,皇帝没有办法,反之衡阳藩如果还心向朝廷,皇帝不说,衡阳藩也会出力辅佐。

  这时隆武挥了挥手,疲惫的道:“卿等勿以朕为念,趁着士卒还有些力气,尽快突围吧。”

  语毕,皇帝一阵轻咳,血沫四溅,眼神也逐渐涣散。

  就在这时,一员吊着一支胳膊的将领却忽然闯了进来,大哭道:“陛下,江面上有船,湖广的船,呜呜~~”

  目光已经涣散的隆武帝听了这声呼喊,眼中的精气居然重新聚拢起来,豆大的泪珠从浑浊的眼中涌出来。

  .m.

  请收藏:https://m.lsd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