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第 133 章_[清穿]在太子和四爷都重生了的清宫当团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时代等级森严,皇帝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查出来并不算难,下五旗包衣闯进御花园这种事情实在太离谱,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没有人相信这样的事情会真的发生。

  御前侍卫很快将查出的结果送到康熙面前,结果没有他之前想的那么严重,户部的确有些胆大包天的蠹虫,但是这件事情说到底只能让人想起四个字——阴差阳错。

  清承明制,朝廷里没有宰相,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掌握实权,在此之外还有内阁大学士,但是内阁大学士的权利未必比得上六部尚书。

  户部是六部油水最多的地方,康熙知道里面有各种各样见不得人的隐私,以前事情没有闹出来,还能睁只眼闭只眼当做什么都不知道,没想到他们能荒唐到这种地步。

  各地上报各种费用的时候必须先给户部交钱也就算了,连京城里往下发的钱财都要克扣,朝廷缺他们的俸禄了吗?

  户部的账本上写的是一回事儿,真正发下去的又是一回事儿,他们管着朝廷的钱袋子,拿回扣这种事情再常见不过,就连兵部打仗往上报账,不让他们留点油水的话军饷物资都发不下来,一层层的扣下来,发到底下人手里的能有一半都是户部的官儿高抬贵手。

  吏部贵,户部富,礼部穷,兵部武,刑部严,工部贱。

  户部管着国库,里边有些破规矩很正常,问题就是,这次户部出了个即将调回盛京老家的狠人,想着下五旗的包衣少拿点钱不碍事儿,索性直接把钱拿走了大半。

  他没想到的是,旗人没有攒钱的习惯,包衣们更是手里有多少钱就花多少,朝廷的钱发不下来,他们是真的一点积蓄都没有,为了活命也得往上闹。

  德妃在乌雅氏被逐出内务府后很少和宫外有联络,不是她不想,而是没办法和宫外有联系,以前乌雅氏的人在内务府干活,有什么事情见个面都很方便,现在乌雅氏的人都在宫外,再想见面难度蹭蹭蹭往上涨。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乌雅氏一族在内务府经营那么多年,虽然被逐出内务府,但是他们还是上三旗的包衣,在宫外也算有体面。

  雨季的时候京城闲散的壮丁都被拉去救灾,乌雅氏的男丁也不例外,户部下发的钱财到他们手里已经没有多少,本来应该他们再分给其他人,但是他们以为那点钱只是乌雅氏自己的分例,自己人分还不够,再分给别人就更少了。

  内务府上三旗包衣和宫外的下五旗包衣过的日子很不一样,他们过惯了大手大脚的生活,没少埋怨出宫之后分例变少,领钱的时候还骂着户部的主事不把他们当回事儿,根本没想手里的钱不光是自己的

  请收藏:https://m.lsd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