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4章武惠妃寿宴之觐见_大唐酒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历开元二十二年十一月十四日,大唐皇帝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的三十七岁寿辰终于在大唐深宫里拉开了序幕。

  开元十二年李隆基废正室王皇后以后,封武氏为惠妃,而宫中对她的礼节等同于皇后。其母杨氏封为郑国夫人,弟弟武忠与武信分别官至国子祭酒与秘书监。起初,惠妃生下悼王李一、怀哀王李敏与上仙公主。这三个孩子长得姿容端丽,但却都幼年夭折,李隆基感到十分哀伤。后来惠妃生寿王李瑁,因为害怕孩子夭折,李隆基命其兄宁王李宪抱养李瑁,并由宁王妃元氏亲自哺乳。后来不但李瑁顺利成长,而且惠妃又相继生下咸宜公主、盛王李琦、太华公主。

  大唐事实上的后宫之主过寿辰,其规模、其规格之高,可想而知。从昨日凌晨开始,泱泱大唐三千宫阙就沉浸在漫天的喜悦和喜庆中,到处张灯结彩,披红挂彩。宫中,无数的宫女太监们来来往往,犹如那忙忙碌碌的蚂蚁,从深宫的四面八方都向紫宸殿的方向聚集而去,又离散而出。而下了早朝的满朝文武百官们,也在李隆基的率领下一起赶到了紫宸殿。

  不仅是皇宫,整个长安城自天亮之后,就全部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中。

  原本,像萧睿这样的“草民”,是没有资格进入皇宫的。但是,因为有武惠妃的“特邀”,萧睿作为寿宴上的特邀嘉宾,也进了皇宫,跟随在几个太监的身后向紫宸殿而去。雄壮宏伟的大唐皇宫,一旦被全部放大在萧睿跟前,即便是他那种沉稳淡定的性子也着实为之震撼和“惊艳”。

  置身于这连绵的宫阙之中,萧睿真正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在那象征皇权地宏大和庄严肃穆气势下,萧睿心头不由自主地生出了几分肃然和警惕。他知道。今日于他而言,是机会也是挑战——如果搞砸了,这朱红色的高大门楣或许还是一道地狱之门。

  萧睿的身后,4个花枝招展的穿着青衣道袍的少女袅袅婷婷地跟在后面。还有两个太监,抬着一个精美的食盒,其间是萧睿今天为武惠妃寿宴“助兴”的全部道具。

  紫宸殿是今天武惠妃寿宴的“主会场”,硕大宽广的大殿中,分成两行,摆放着上百张紫红色地檀木案几。每一张案几背后都端坐着一个盛装出席宴会的文武百官以及皇室贵族。宫女们穿着花往众人的案几上送着精美的点心和菜肴,今天宴会所用酒品全部都是萧睿酒徒酒坊所出的极品五粮玉液和清香玉液。

  这一来,无异于给酒徒酒坊的酒品做了一个免费地广告,两种酒品势必将在本次寿宴后再提高一个档次。孙公让喜不自胜原本准备要在寿宴后提价,但萧睿却坚决不同意。萧睿严重鄙视这种趁机涨价的行为,见他坚持。孙公让叹息之余,也只得

  请收藏:https://m.lsd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