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192节 让你知道也没用_唐朝好舅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当真很古怪,我想想,我想想。”柳木拍着脑袋走到了一旁。

  高履行与崔一叶对视一眼,高履行说道:“织一匹白叠所须工,可织百匹麻面。之前在书院的时候,书中有记载汉时西州就有进贡的白叠布。”

  崔一叶也接口说道:“汉书中有记载,布千匹为贡品,是列在千匹马之前。”

  崔一叶这么说就是特指这布在贡品的级别比马匹高。

  柳木听到两人对话,心中却是很淡定。

  汉代的棉布每厘米是经十六纬八,是粗布。达不到真正的棉布。现代棉布低密度的都三十支,三十克就代表每厘米是经七十八纬六十五。

  也就是一两棉花纺出三十根一米长的线。

  所以说,工艺达不到,光有棉花也没用,最多只能装被子作棉袄,这就失去了意思。

  柳木等人重新上马,萧十五也骑上了自己的驴。

  另一片田距离这里很远,那里已经算是泾阳县界内,这里就是那被御史弹劾独孤兰若的花田。

  别人种菜是为了吃,最差也是为了卖。

  可这片田,号称万亩金黄,连长安城的许多贵妇都来这里欣赏过。

  此时,这里已经没有了金黄,有的只是连绵数里即将成熟的油菜籽,只是产量柳木不敢抱太多的期待。

  “这里,我来过。在四月初(大唐是农历)的时候来过,长安城为这片田还有一个传闻,以及一个对木小郎君的称号。”崔一叶这次倒是主动开口了。

  柳木笑了笑:“看来,我在长安是名人。”

  “何止有名,莫说长安,长安周边千里之地说谁没有听说过三原的木小郎君,那就是没见识的人。”崔一叶陪着大笑。

  “那么,是什么称号呢?”

  “柳贤子。”崔一叶回头盯着柳木,就是在观察柳木的反应。

  柳木别说是脸上的表情,就是心里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还问了一句:“那么,这个称号是好,还是坏呢?”

  “啊,是好是坏,听到那个传闻再说。”

  “在听。”

  “长安城家妹告诉我,有一个说法叫,嫁人就嫁柳贤子,没有镜子莫提亲;要问夫君如何好,一比贤子便知晓。”

  “这诗不象是大才所作,肯定是小儿戏言。”柳木心说你继续,继续花搅本公子,拿一首屁大点小孩子都能写出来的打油诗,估摸着就是刚刚写成的。

  崔一叶笑笑,因为他没有说假话。

  高履行这时说道:“虽然算不上诗文,但确实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我还知道出处以及当时这首诗出现的情况。”

  “当真有?”柳木很吃惊。

  “十五天前,你人在耀州。寒食节的赐赏因为齐王殿下的事情耽误了,而后你家三娘、四娘带着一批梳妆盒进长安,这一批是特制的,镜子是长圆镜,一共四十九只梳妆盒。”高履行显然是知道细节的。

  “然后就有这诗。”崔一叶在旁说道,他也知道一些。

  “别,别,告诉我这详细的过程,我很有兴趣知道,别直接就绕过去。”柳木催着让高履行说的更详细些。

  请收藏:https://m.lsd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