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愿干就滚蛋_材料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资助京城大学成立超导材料研究中心,使中国的超导研究始终走在世界前列,这是秦海的一个夙愿。但有这样的想法,并不意味着秦海就会放任研究中心的工作,不考虑经济效益问题。他明白,要搞好超导研究,需要的投入是以亿元计算的,慢说他不可能持续地拿出这么多钱来支持,就算钱不是问题,他也不能容忍中国人苦心研究出来的前沿技术,最终却被外国人抢先转化成了实际产品。

  产学研一条龙,这是秦海的一贯思路。科研先行,带动人才培养,同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高技术产品的收益用以反哺科研,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可持续的科研循环。如果一干研究人员只顾着自己发文章,不在乎挣钱的问题,那么秦海不介意换一批人来做这件事情。你们要玩清高,就自己苦哈哈地申请国家经费去吧。

  在研究中心成立之初,秦海只是把这个想法向陈宗则以及其他研究人员做了一个阐述,并没有提出硬性的要求。他的想法,是让大家先进入研究中心工作,对这里的研究环境产生依赖感,然后再露出自己的獠牙,逼迫科研人员分出精力去搞成果转化。这个策略有点钓鱼的意思,但最终鱼儿会不会上钩,就取决于他们自己了。

  这一次,秦海到研究中心来,就是来收鱼线的,这也算是图穷匕见的时候了吧。

  “陈老师,您应当知道,自从钇钡铜氧问世以来,日本、美国、德国的研究所都在积极开展材料工业化制备方面的研究。

  我看到一则资料,说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yàn室的一个研究小组,在韧性镍合金带上进行了钇钡铜氧超导体涂层的沉积实yàn。并取得了成功。他们制备的2毫米厚、1厘米宽的钇钡铜氧超导体带材,在液氮温度下能够通guò200安的电流,已经能够满足制造超导电机的需要。

  钇钡铜氧材料的理论研究,咱们中国学者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但在工业化应用方面,却远远地落在了后面。如果最终这些应用领域都被国外占有,咱们的理论研究做得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呢?”

  秦海毫不客气地对陈宗则说道。

  秦海说的情况,陈宗则当然也是知道的。毕竟超导这个圈子也没多大,连秦海都能掌握的科研动态,陈宗则如果不知道,就说不过去了。听到秦海的责备,陈宗则低下了头,说道:“秦总,这件事是我忽略了。其实我安排了两个硕士生在做这项研究,现在看起来。力量是有些薄弱。”

  两个硕士生……秦海连骂街的冲动都有了,人家国外是堆积了多少个教授、多少个博士后来搞应用研究,我们就让两个硕士生去做,这是打算糊弄谁呢?心里这样想着,秦海倒也不便冲陈宗则发火,他只是深吸了一口

  请收藏:https://m.lsd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