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八十三章 稀土涨价了_材料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海的身份成为压垮所有矿主怀疑心理的最后一根稻草,不得不说,这根稻草毕竟是黄金铸就的,份量重得很呢。

  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非常简单了。再也没有人会怀疑秦海的诚意,开玩笑,人家一个堂堂的巨型老板,分分钟都有几万块钱收入的人,会没事找事地跑到这里来和他们这些人玩心眼?这一屋子人所有的财产加起来,恐怕都不如大秦集团旗下一家企业的资产更多,人家需要骗你们这些人的钱吗?

  既然不是骗钱,那么就只能相信秦海的解释,即他是来给大家送赚钱机会的。像秦总这样一个业界奇才,投资的眼光还能差得了吗?既然秦总说了这些工厂是能够赚钱的,那未来就肯定会财源滚滚。秦总都把机关送到自己鼻尖底下了,如果大家再赶紧抓住,那就是天字第一号的傻瓜了,只配到看守所去和辛金隆这样的倒霉蛋做伴去。

  稀土提炼厂、稀土釉料厂、稀土催化剂厂……一家家厂子的入股意向书都被矿主们争抢着。每一家厂子的投资多则上千万,少则百十万,无论大厂小厂,大秦集团都控zhì着51%的股权,只拿出另外的49%给新山的矿主们分配。

  对于这样的股权分配方案,矿主们完全没有意见。一则是因为没有人有能力单独承担这么多的投资,二则是觉得让大秦集团作为大股东更为稳妥。人家懂技术,了解市场,而且还有中央领导作为靠山,这不天然就是控股股东的特征吗?让大秦集团吃肉,自己跟着喝点汤,没什么不好的。如果秦海所描述的前途是真实的,那么这一口汤也比大家过去啃的干馒头有营养多了。

  稀土深度加工的这些技术,都出自于安河材料学院,这也是秦海在一年多以前就开始布局的事情。单纯卖稀土是没有前途的,只有深加工才能发挥出稀土强国的优势。中国的稀土探明储量在全球所占的比例大约是1/3左右,没有垄断地位。但中国稀土有两大特点。是国外稀土无法比拟的,一是轻稀土的生产成本极其低廉,二是重稀土的品种十分齐全,拥有这两条,就足够中国以稀土强国自居了。

  秦海从冀明初那里要到的是稀土的垄断经营权,事实上是抢了三大外贸公司的饭碗。当然,三大外贸公司也不会因为这件事而与秦海计较,因为稀土的出口与铜矿、钨矿、锡矿等的出口相比,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且管理难度甚大,三大外贸公司并不介意把这点剩饭让给秦海。

  拿到独家经营权的秦海却没有吃独食,而是广泛地吸收稀土产区当地的政府和小矿主共同参与开发。他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本着强龙不压地头蛇的原则,给别人留出利润空间,以保稀土产业的平安。否则一旦犯了众怒,当地方方面

  请收藏:https://m.lsd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