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1章 关于求贤令的设想_这个三国很核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口关切道:“老师,您怎么了?”

  “不要叫老夫老师,老夫没你这个徒弟!”

  郑玄冷哼一声,扭过脸去,压根不打算再搭理林朝。

  “气大伤身,老师莫要生气。”林朝笑道,同时递过去一纸文书,“老师,弟子今日登门,实在是有要事相求。”

  郑玄气哼哼地接了过去,一扫上面的内容,脸上怒色顿时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凝重。

  良久,郑玄才缓缓放下手中纸张。

  “子初,你真要这么做?”

  林朝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以此表示自己的决心。

  郑玄苦笑一声,再次劝道:“子初,此事虽好,但未免操之过急,不如先缓上一缓。”

  见两人如此神色,一旁喝酒的郭嘉忽然心生好奇,扭过头去看了纸张一眼,只见上面开头有三个大大的字。

  招贤令!

  这三个字一出,郭嘉哪里还不明白林朝想干什么,当即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嘶!

  没想到他林子初居然有如此魄力!

  招贤令这种东西,自古有之。

  汉之前最出名,魄力最大的,要数秦孝公的求贤令。

  在这道求贤令中,秦孝公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言称有能强秦者,便与之分土。这才引来了商鞅入秦,变法强国,为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而在秦孝公之前,魏文侯曾筑起高台,遍求贤者,最后率先称霸乱世。

  其后,又有燕昭王千金市马骨,筑黄金台求贤,最终求来了苏秦与乐毅,大破齐国。

  可那是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年代。读书人大多心眼活泛,朝秦暮楚。谁能给自己最大的权力,最大的信任,最能让自己的抱负实现,便争相投靠。

  这时候的招贤令,自然恰如其份。

  可眼下是汉末,门阀世家垄断官场的时代,你这时候下招贤令,无异于直接告诉那些世家,我不想用你们,我想用寒门士子。

  那世家以后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对不会投靠你。

  这些,林朝又何尝不知,只是面对郑玄的劝解,他却依旧摇了摇头,对郑玄拱手道:

  “老师,有些事情现在做最合适,若现在不做,以后只怕更没有机会了。”

  “可这天下士子,终究大多出自世家,子初你如此举措,岂不是失了世家之心。”郑玄依旧苦笑道,“届时,不仅是你林子初,就连刘玄德亦会大失人望。”

  林朝却道:“老师,弟子曾听过一句话,今日便请老师指点。”

  “什么话?”

  “世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余者,不过庸碌之辈,不足为虑。”

  “这……”

  郑玄望见林朝面色淡然,却目光清澈,便明白此事无可挽回,当即长叹一声。

  “子初,为师能为你做些什么?”

  郑玄出身寒门,对求贤令自然是认可的,只是他担心林朝操之过急,反而会坏事。

  更担心此令一出

  请收藏:https://m.lsd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