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1章 高手与普通医生的区别_全科医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腹腔。

  过了片刻,他“嗯”了一声。

  找到了出血部位,用手指止住了出血。

  “针线。”

  他从器械师手里接过持针器。

  这个血管结扎有点难度。

  关键是腹腔的开口比较小,非常不好操作。

  他变换了几次姿势之后,终于把针线送进去了。

  用了3分钟,终于结扎成功。

  “现在轮到你了。老胡。”

  胡伯龙疑惑地看着刘牧樵。

  为什么总是这样?

  每次到了这里,你都交给我做。

  今天这个病人这么危重,你做完不是更好吗?

  但是,他没有问,他沉默地走到主刀位置。

  下一步,他望着这个刀口发愁了。

  太小了。

  这么小的切口下做手术是一种考验啊。

  不过,作为曾经是安泰第一把刀的胡伯龙没有退缩,决定在这个切口下完成手术。

  他观察了一会肝脏的创面。

  钝器伤。

  创面比较弥漫,必须用大网膜修补,否则还会有渗血。

  这个时候,血送来了,开始输血。

  “加压输血。”刘牧樵吩咐说。

  胡伯龙埋头修补肝脏。

  用的时间比较长。

  他用了20分钟,才把创口修不好,又用手探了探附近的脏器。

  不急于关腹腔。

  他是有顾虑的,他担心还有其他地方损害。

  作为一个普外科医生,他的担心是对的。经验告诉他,这种病人,应该要检查所有的脏器。

  医生这个行业,最怕的就是“万一”,并且,这个“万一”往往决定了诊疗的成功与失败。

  “墨菲定律”在医疗界最常见。

  最普遍的诊疗技术方案,大多数医生都没有问题,高手,通常就是普通医生认为“不可能”的事上,他们做出坚定地判断。

  这就是人家之所以是高手的原因。

  病人就是容易出现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概率的并发症。

  厉害的医生,就是能够抓住这个千分之一万分之一。

  胡伯龙,在安泰医院被誉为第一把刀。

  后来孙涛来了,再后来,刘牧樵的出现,他才不是安泰医院的第一把刀。

  但是,这一点也不能否定他依然是安泰医院的一把好手。

  他在担心患者还有内脏出血。

  他不敢马上关腹,等血压上来,还顺便观察腹腔里有没有新的血液出现。

  “老胡,关腹吧。”刘牧樵说。

  他现在阅片的能力不是一般强了,ct片,他已经排除了其他内脏损伤的可能性。

  “等等,谨慎一些不会有错。”

  “没必要,我已经认真看了ct片。”

  “不,还等等。”

  胡伯龙坚持。

  他坚持是有理由的。

  作为常识,ct是很难,或者说,ct根本就分辨不出腹腔内脏器的损伤,它只能发现有没有积液,至于损伤破裂,在ct上是看不出的。

  他不相信刘牧樵的话。

  刘牧樵没有争执。

  他尊重老同志,他不能颠覆人家对常识的认知,更不能武断地命令别人怎么做。

  胡伯龙反复观察腹腔底部有没有出血。

  “血压怎么样?”

  “40,舒张压还是0。”

  “嗯,收缩压在上升了,好现象。”

  “可以关腹了吗?”

  “不急,还等等。”

  “好吧。”。

  刘牧樵没有追着问,他耐心等待,这不仅是对老同志的尊重,而是对医学常识的敬重。

  医学所有的规程,都是用代价,甚至是生命代价换来的,这些条例,这些规定,都要视为不可侵犯的天条。

  ?1639657280

  请收藏:https://m.lsd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